927832872@qq.com
Cont

有任何疑问?

18061685781/18851665021

微型电流互感器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从结构上来看,所谓微型电流互感器主要包括有三大组成部分,分别为铁心、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由于铁心磁阻的存在,微型电流互感器在传变电流的过程中,必须消耗一小部分电流用于激磁,使铁心磁化,从而在二次线圈产生感应电势和二次电流,也就是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事实上,微型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主要源于铁心所消耗的励磁电流,其误差主要包括比值差和相角差。对于其误差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为:1、电流互感器的内部参数;2、铁芯截面大小;3、线圈匝数;4、减少铁芯损耗和提高导磁率。


对于微型电流互感器而言,其内部的参数对于其的误差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其中包括二次线圈内阻和漏抗等。同样的,铁芯截面对于误差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当铁芯截面增大时,铁芯的磁通密度减少,励磁电流减小,从而改善比差和角差。在额定条件下,如果不具有补偿功能的话,那么铁芯的磁通密度已经很小,所以减少磁通密度也相对减小了导磁系数,使励磁电流减小不多,而且磁通密度越小效果越差。   


另外,微型电流互感器中线圈匝数的多少对于起到误差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增加线圈匝数就是增加安匝,增加匝数可以使磁通密度减小,其改善误差的效果比增加铁芯截面显著得多。


除此之外,如果能够有效的减少微型电流互感器中铁芯的损耗,并且进一步提高导磁率,那么也可以减少误差。在铁芯磁通密度不变的条件下,减少铁芯励磁安匝和损耗安匝也将改善比差和角差,因此采用优质的磁性材料和采取适宜的退火工艺都能达到提高导磁率和减少损耗的目的。